認識失智症 Dementia
什麼是失智症:
失智症(Dementia)是一群症狀的組合(症候群),由各種可影響記憶、思考 、行為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大腦病症導致而成。
失智症之病程:
●初期 認知功能輕度障礙,日常生活尚可自理,外觀無異狀。
●中期 認知功能中度障礙,出現明顯精神行為症狀,日常生活需要協助。
●晚期 認知功能嚴重障礙,需完全仰賴他人照顧,外觀顯呆滯。
正常老化與失智症在認知功能改變上的比較

社區中的失智症長者
台灣65歲以上老人,每13位就有一位失智者,隨著人口結構的改變,失智症者的比例逐年攀升。
多數時候我們因為生活情境習以為常或者對失智疾病的不熟悉,不容易察覺失智前期的症狀而把失智症以為是正常退化,直到失智症狀進入中度,行為異常頻率提高、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甚至無法單獨生活,漸漸地對於同住者造成生活干擾,才比較容易去覺察到長輩受到疾病影響。
隨著失智症的進程,長輩自身的安全與健康也是需要顧慮的,如走失、用火安全、憂鬱、焦慮等等。
適度的了解失智症狀,將有助於提高對失智症的敏感度,及早規劃失智長者的居家環境、日常作息、照顧方法,以減低對照顧者的生活作息影響與分散照顧負擔,幫助長輩面對失智症狀能更加順利與安全。
除了家屬自行安排,適度的由專業的居家照顧團隊介入協助,也能讓突如其來面對疾病的家屬感受到支持與緩衝,如有任何照顧需求與諮詢需求,歡迎與心地居家聯繫。
圖片來源: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失智症診療手冊P.3